2025年春节期间, 现象级的动漫电影《哪吒2》横空出世, 2025年2月18日晚以123.2亿人民币的票房,超越《狮子王》《头脑特工队2》等美国动漫电影,一举成为全球动漫电影史票房冠军,恭喜制片方。

图片
电影《哪吒2》(照片来自网络)
一部好的电影, 编剧再优秀,大概率地, 也要源于好的文学作品,本文以笔者收藏古代典籍中的大量图片, 回顾“哪吒”人物的历史演变。

图片
典籍中的“哪吒”
哪吒最初见于十六国时期北凉汉译佛教典籍《佛所行赞》, 他是毗沙门天王的太子,负责守护国王、百官以及信众之事宜。

图片
毗沙门天王
唐:郑綮(音:庆)《开天传信记》记载 “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 救助高僧宣律大师的故事,这是中国本土关于哪吒最早的文字记载: 宣律:“弟子何人,中夜在此?”, 哪吒:“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哪吒太子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久矣” 。哪吒的意思是: 我不是凡人,而是毗沙门天王之子哪吒, 负责护法,。。。 )

图片

图片
《开天传信记》
宋: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中出现 “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 的细节, 这大致也是“哪吒现莲花化身”的由来。

图片

图片
明代中期的两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 《封神演义》及《西游记》, 将“哪吒”的身世,形象,法力,战功,及最后的归宿,彻底完善了, 且呈现释道合一的特点。其中小说《封神演义》, 有相当篇幅描述哪吒, 为其确立人设,功不可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同版本《封神》中的哪吒

图片

图片

图片
木刻小说《封神演义》

图片
《西游记》中的“哪吒”
清:这一时期“哪吒”的人设已经深入人心, 清代戏曲通常会选择哪吒故事中的一部分情节, 成书,成戏,或者加入到其他文学作品中, 如《哪吒闹海》,《陈塘关》等。

图片
清代木刻《陈塘关》

图片

图片
《绘图三教源流》中的哪吒
清末民国初,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 一种书籍插画的形式– “绣像”快速进入大众的视野。 绣像画通常是采用白描绘画手法,以线条勾勒为主,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轻重、缓急等来表现人物的形态、神韵、服饰纹理及器物造型等,不注重色彩的渲染,追求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效果,非常能够突出人物的特征和气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者所藏的一些“绣像小说”
古汉语中,“绣” 字有“刺绣”的动作,也有绘画之意,《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提到 “画缋之事,五彩备谓之绣”, 《说文解字》亦是如此。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礼-冬官考工记》的“绣”

图片

图片
《说文解字》中的“绣”
下面是《封神演义》中,哪吒以及与之相关人物形象的“绣像画”呈现。
太乙真人

图片

图片
南极仙翁(电影《哪吒2》中的“无量仙翁”)

图片

图片

图片
申公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石矶娘娘(哪吒的同门)

图片

图片
土行孙/杨戬/哪吒

图片

图片
托塔天王李靖和哼哈二将

图片

图片

图片
哪吒出世/大战东海龙王敖光

图片
《封神演义》群英荟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封神演义》有诗云:金光洞里有奇珍,降落尘寰辅至仁。周室已生佳气色,商家应自灭精神。从来泰运多梁栋,自古昌期有劫磷。戊午时中逢甲子,漫嗟朝野尽沉沦。
汪之雄
泛文化领域投资人,古籍善本收藏家,世界旅行者
乙巳年春 于京畿, 2025-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