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的作伪,古而有之,笔者收藏各类古籍善本,旧时凭证,善本相关的物品时,也时常能看到。但古籍善本造假成本和难度偏高,有能力造假者,都会去做字画,故古籍善本行业假货远少于瓷器,青铜器,字画,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常见的伪造案例(一眼假)
一般的古书造假,通常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这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方式:
俗称“酱油书”,在土纸(纸质粗糙的纸张,俗称土纸)上印刷(排印)古书的内容,然后用酱油或者茶叶水浸泡,然后晾干,形成貌似泛黄的“老”书,这类书,基本上看看纸张,看看泛黄的部位,就一眼能判断是做旧的,请参见下两张图:
另一类,俗称“照排书”,基本上是用照相技术将真正的古书照相,然后将照片印刷在纸张上,这类书的特点,纸面及其平整,“泛黄”处鲜艳无比,拿放大镜一看,全是点阵打印的,请参见下面三张图:
第三张是放大镜下的“照排书”
近期笔者“收藏”的民国妓女证,属于精致的造假案例。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时期的历史见证,凭证类的物品,是藏家喜爱收藏的。从作伪的角度看,凭证类的东西,往往不值当作假(性价比不高),因为凭证类的东西,有如下特点:
1) 对纸张有要求(老纸),
2) 很可能会有图章(色彩不同),
3) 照片(一定要贴上,而且必须是看着像老照片不能印刷照片),
4) 整体做旧,比如,磨角,褶皱等
5) 财务价值又不是特高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古籍善本收藏者,往往忽视真伪的判断。
笔者于2017-10在网上,看到下面这张号称民国时期的妓女证,要价200元,加10元运费。见下图:
分析:从整体上看,这张凭证包括几部分,作假并不容易–
(一) 老的纸张
(二) 黑白印刷的底款,如“长春市政府”等
(三)毛笔手写的,籍贯,名字“马莲”“李三”等
(四) 官方的印章“中华民国警察署”,红色的
(五) 妓院的名牌“百花楼”,红色的
(六) 两个人的手印(深浅不一),红色的
(七) 妓女照片,貌似老照片
一张民国时期的结婚证,还要大几百元呢,结婚的人总比当妓女的人多吧,所以妓女证的价格会更高。
如果是假的,那么它假在哪里呢?貌似老纸,老照片,手写的毛笔字,红色手印,最主要的,是在这张凭证的右上角,右下角有明显字迹剥落的痕迹(这符合民国时期的凭证,流传至今,字迹剥落的特点)。有这样的作假能力,又以这样的价格出手,这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好奇心,如果能够了解这样作假的手段,对判断古籍善本的真伪,无疑极有帮助。
右上角字迹/边框剥落
最后一点,这张妓女证,“妓女”的照片有点眼熟,笔者的年龄好像不应该认识那个时代的“妓女”吧?
综合上述思考,笔者毫不犹豫地下单订货。几天以后,这张妓女证如期而至。笔者第一时间,近距离观看,直觉告诉笔者,这纸张不是新的,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买这么张老纸也要大几十元吧?下一步,就是拿放大镜看一下,哈哈哈哈,狐狸一把终于露出来了,所有黑色的字体和手写体均是点阵喷墨打印的,右上/下角的模糊部分也是点阵喷墨打印上的,只是打的点阵少一点而已。
更进一步,笔者又用放大镜看了一下红色指纹,百花楼,中华民国警察署等部分,发现这三部分,居然是印上去的(不是打印上去的),也就是说,作伪者专门刻了“中华民国警察署”和“百花楼”两方印,而两个手印应该是真人的手印(如果用刻章,很难做到深浅不一),作伪者够下本儿的!!!
另外,百花楼的“花”字是简体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使用的),繁体的应该是”花“
最后是照片,照片上的女子不像是大家常看到的民国妓女照片,面无表情,穿着土气。这张照片的女子比较优雅,有点眼熟,于是笔者思考她会不会是民国时期,某个知名女性,比如林徽因,陆小曼,赵一荻,孟小冬,张爱玲等,于是笔者就顺着上面的思路上度娘搜了一把,结果第一个名字-林徽因就碰对了,作伪者居然把我们清华的建筑大师,民国大才女,前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教授的妻子林徽因的照片用上了,这有辱斯文啊,笔者愤然留言。
卖家可能是担心差评,催了笔者几次要办理退货,笔者决定留下这张假凭证,考虑到留着它可用于研究,同时宁可损失210元也要给他一个差评,至少为了民国时期著名才女,“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教授!!!
笔者认为,此伪证件制造过程,大致如下:
(一)找到一个民国时期的真的妓女证,扫描入电脑,抹去照片,印章,手印等红色的部分
(二)找张老纸,至少几十年的,将上面的扫描件打印到这张老纸上
(三)刻两方印– 中华民国警察署,百花楼,浅印在老纸的相应位置
(四) 找两个人,直接把手印印在相应的位置
(五) 最后找张老照片贴上,或者用新照片在太阳下晒上几天
(六) 最后整体做旧,喷上一点茶叶水,在太阳下晒几天即可
这样做,单张成本一定不划算,但如果能做100张,单张成本就会降到百元以下,卖200元也是暴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