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直在上海长寿路外婆家生活,小学前一年才回北京,当时我只会说上海话, 妈妈为此, 经常批评和矫正我, 有时我还和她老人家顶两句嘴:“浓一四阿拉桑爱宁啊”。
那么这个“桑爱宁”(上海人)是从哪儿来的? 事实上, 上海人的根是松江, 前几天在乔治大哥的“小饭桌”上, 认识一位来自上海松江的青年才俊,我就随口说了“上海的根, 是松江府啊”, 立即得到对方“刮目相看”的崇高礼遇啊, 祖辈生活在松江的人牛啊, 就如同在北京, 有人说“哥们儿的爷爷住西四牌楼”一样, 倍儿拽。
松江有上海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 现在上海松江区中山小学内, 1998年第一次去参拜, 几年前再次参观并拍照, 说明早在唐代,松江地区就已经有僧侣的活动印迹了;
(松江唐经幢,拍摄于2018年2月10日 松江区中山小学内)
《书经》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著作, 其中《书经-禹贡》是先秦大儒们,假借“大禹治水,定九州,铸九鼎”之功绩,向人们展示九州大地的地理方位,山川河流和土壤物产等, 自明末清初, 人们开始用地图的形式展示《书经-禹贡》,这就是著名的《禹贡九州图》, 从我本人所藏的清代中期《禹贡九州图》中可以看出, 在清代, 太湖(古称“震泽”)的东部以及南部, 均属于松江府,涵盖了现在的上海市,苏州市,甚至包含现在的嘉兴, 海宁等地市, 松江府的中心地带,就是现在的“松江区松江府老城历史文化中心”。
(笔者藏《禹贡九州图》,太湖/“震泽”和松江府)
这里有个疑问, 太仓东侧的“七鸦蒲”, 现在是哪里?
地契, 是中国古代房地产产权证明, 通常的地契如下图:
(笔者收藏的清代地契)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江南地区因受战乱的冲击,大量民众地契散佚严重。为此,咸丰帝下旨,原有江南地区地契一律作废,同时命令地方官府重新测量土地,重造图册,仍按旧制编为保、区、图、圩、号五级,号内分户。并发放一种新的土地证书“执业田单”,下面是我收藏的一张清咸丰五年的“执业田单”,开宗明义(最右边一列):江苏松江府上海县, 表明到咸丰/同治年, 上海县还是松江府所辖的区域。
(笔者所藏, 清咸丰五年,江苏松江府上海县“执业田单”, 即地契)
先有松江府
后有大上海
松江是上海的“根”
汪之雄
2022-4-24
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