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历史上是汪姓聚集地之一,家父亦是来自皖南宣城旌德县(位于黄山东大门),清初医学大家汪昂,乃皖南汪姓之翘楚,汪昂(1615-1695年),字讱庵,明末皖南休宁人氏,出生富庶,早年欲进阶仕途,却每每名落孙山,清顺治年,弃儒从医,笃志方书,其著作一经问世,便巅峰盛行,汪昂是新安医学领军人物之一。
汪昂-寄托像
清华校友,著名中医学者守正师兄评价:“先贤汪昂在中医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是中医由博返约的代表(注:“由博返约”一词,出自《论语·雍也》),特别中医方剂分类,直到现在的方剂学仍然是按汪昂的思想设计的,据说台湾地区直接用汪昂的医方集解做课本。”
《本草备要》,刊于1683年,汪昂认为“药圣”李时珍之《本草纲目》虽为完善周明,然过于浩繁,于是便“特裒诸家本草,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凡四百品,汇成小帙”,定名《本草备要》。日本享保14年(1729年)是书传入日本, 并大为流行。《本草备要》凡477味药,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58种,卷六禽兽部药25种,卷七鳞介鱼虫部药41种,卷八人部药9种,共计477种。后世刊本又增附药图477幅,图文并茂,更臻完善。
《本草备要》(清–光绪)
是书看点:
- 1. 清雕版木刻,原函原套;
- 2. 图文并茂,精品印刷,一药一图,凡477品;
- 3. 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图像本草备要-卷轴》
《图像本草医方合编》之477张经典中药图(清中期)
卷轴的看点:
- 1. 清雕版木刻,卷长18米;
- 2. 简化了《本草纲目》,通俗易懂;
- 3. 所列477味中药/药引子,皆为比较普遍地,在全国可获取之草药;
《医方集解》,刊于1682年,是书以方剂之功用,分为二十一门,载正方三百八十则,附方四百八十八则。摘录前人对方剂配伍的解释,并叙述每一方剂的适应证、用药配伍及加减法,末附有救急良方二十二则。摒除糟粕,以《内经》理论学说为指导,以张仲景学说为基础,裒合数十医家硕论名言,对所采集方剂予以诠释,集理法方药四字,通贯全书。
是书看点:
- 1. 清代雕版木刻;
- 2. 小巧玲珑,便于携带;
- 3. 内容丰富 – 超过八百余药方/附方(验方), 极为实用;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刊于1689年。是书选录《黄帝内经》之《素问》及《灵枢》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注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以食读者。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金镶玉(清中早期)
是书看点:
- 1. 清代中早期,雕版木刻;
- 2. “金镶玉”式修复,完美如新,长期保存;
- 3. 汪氏一族,多人参与编纂;
《汤头歌诀》,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吟诵,被认为是一部流传很广的方剂学著作,是书一经问世,便风行海内外,深受世人赞赏。
《汤头歌诀》首页
《汤头歌诀》目录
《汤头歌诀》之“四君子汤”
《汤头歌诀》之“二陈汤”
是书看点:
- 1. 清代雕版木刻,精印;
- 2. 汪昂家乡,休宁书肆-綗瑛阁制版印刷;
- 3. 所有中医汤剂,以诗歌形式出现, 朗朗上口, 易于记忆;
此外,汪昂对养生学亦颇有研究。他所编撰之《勿药元诠》、《寿人经》等养生学著作,述历代养生要言,并阐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方法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勿药元诠》(清末)
《本草便读》(民国–石印)
汪昂的经典著作:《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被后世称为“汪氏四书”
笔者收藏的全部汪昂著作
2022年末,新冠狂潮袭来,多位中招友人咳嗽症状严重,吾等众人重读前辈《本草备要》等著作,了解到:生姜,陈皮,橘红,半夏,茯苓等草药,针对咳嗽,淤痰,清肺等病灶,有很有效的缓解作用。《医方集解》中的验方“二陈汤”(半夏 陈皮),更是肺痨之病首选,考虑到“二陈汤”中的半夏,有“辛温有毒,体滑性燥”,换以福鼎白茶(白茶 陈皮),对缓解咳嗽,颇有效果,周边友人饮用后,大为赞赏,称“有奇效”。
新“二陈汤”
汪之雄, 于京畿
葵卯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