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UK Rare Book Academy (CURBA) - 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读经、抄经是常做的功课,佛的话语满是智慧,跨越千年,仍散发芬芳。然而,书籍、佛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了最习以为常的存在,常常让人忘记了,知识、文化形成与传承,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如果说,书籍是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载体,那么,古籍善本就是活生生的历史。

甲和灯·私享会这一期,我们特邀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古籍善本发烧友、普雷资本联合创始人、龙翌资本投资合伙人汪之雄先生,分享他近 20 年的古籍善本收藏的体会和背后的故事,并带来他收藏的古籍善本,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触摸活生生的历史,真切地感受文明的传承。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先生与甲和灯创始人齐娜

古籍善本收藏,是汪之雄先生毕生的爱好,此次分享,不仅出于热爱,更出于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因为古籍承载着前行者的思考和智慧,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为传承而来。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简单说来,古籍善本基本上就是各种各样的书,是文字的载体,要讲古籍善本,一定要从文字入手。其中涉及到文字学、印刷术、纸张鉴别、书法、印章等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套印本,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书,颜色越多,意味着书的制作工艺越复杂,价值越高。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先生带到现场的藏品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印谱是鉴赏家将其搜寻的历代玺印和名家篆刻精品编印成册,供人研究、鉴赏和临摹。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汪先生的藏品中就有一套书,书中有666方齐白石钤印章,价值却远远低于他的画作的价值,可惜没有带到现场来,不得亲眼看见。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先生向大家展示他收藏的佛经

汪之雄先生更特别提到,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佛教的兴盛与传播的需要。北魏之前的书籍,多为手写。隋唐时佛教的兴盛,导致佛经与佛画的需求量增大,单纯的手抄已不能满足需要,雕版印刷应运而生,更在此基础上演变为活字印刷。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收藏的佛经雕版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收藏的藏文佛经,每一页都久经抚摸,仿佛残留着手的温度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先生藏品

雕版与书的制作,更多达四十多道工序,完全手工雕刻、制作。可以想见,古籍善本的每一页都是智慧,每一个字都有温度。

收藏古籍善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鉴别真伪,汪先生的经验是:一要看纸,多年经验累积,汪先生已经成了鉴别纸张的专家。只用一个小小的100倍的放大镜,就可以通过纸张的形态、干燥程度、墨迹的构成与剥落程度,基本判断构成一本书的最基本元素——纸张的年代,从而判定书的真伪。同样的做法,也可以用于鉴别古字画。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汪之雄伪书收藏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其次看字。再次看装帧,依照书的残缺、磨损程度进行判断。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确定了某本书为古籍之后,需要通过版本学的方法确认古籍的年代,如牌记、避讳及印刷者等。有印章的书,意味着传承有序,为藏家所珍视。有题跋(读书心得)或名人印章的,则身价倍增。

汪之雄先生更以一位成功的资本运营者的头脑详细分析了古籍善本造假之不易,“古籍善本作伪的成本很高。例如,一套四十册清康熙版《康熙字典》大约十万元,而做旧的成本在几十万以上,所以不值当做旧。做旧者宁可去伪造古人书法。”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禹贡九州图:共18张图(大禹治水时期已分九州)

地图出自嘉道年间,摊铺开来

华夏大好江山尽收眼底

汪之雄先生带来了整整一皮箱他的珍藏,有手抄本、印刷本,鲜刻本、和刻本,有佛经,有地契,甚至还有“小抄”,也只是他的珍藏的一小部分而已。为了让大家加深认识,他还带了一些“仿制品”做比照(参看汪之雄先生微信公众号分享:一例经典的伪造案例)。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有人说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古籍的文字不仅可读,更可细品,翻开古籍的瞬间,墨池一词顿现。而只有真切地触摸,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每本古籍的字体都不同,每种字体都个性十足,可以一窥书者的性格。就算不是书法爱好者,看了也忍不住在心中临摹,暗自懊恼写不出相似的字体。古籍的书写,是多少提笔忘字的现代人无法到达的巅峰。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将泛黄柔脆的古书捧在手中,数百年前启程的古籍,今天依然睿智博厚,带人瞬间回到千年前的漆黑深夜,看得到灯火摇曳下握着毛笔的手,听得到平稳的呼吸,时而疾书,时而停笔沉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翻阅一页页经书,遇见的不再是纸张与机器,还有穿越百年而来的书者的目光,智者的教诲,掌中的温度。古人的沉思与智慧跃然眼前,以往习以为常的传承,曾被熟视无睹的风景,都是先人辛苦的追索。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翻阅古籍,敬畏顿生,珍惜纸张不再是一句话,阅读不再是率性随意,智慧丝缕分明、清晰可见,如放大镜下纸张纤维的纹路。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手捧古籍,是立于古人的肩头看世界。读的不只是书,读的是前人的心血,吟的是前行者的艰辛,相遇的是前行者的期盼。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 公益分享|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分享到: 生成海报

评论 抢沙发

China UK Rare Book Academy (CURBA) - 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联系:汪之雄Jason Wang联系:Jo. Leitner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