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笔者在英国友人道格拉斯家里与其家人共进晚餐, 席间了解到, 道格拉斯其实是一位苏格兰人。 于是就有下面的对话。
汪: 你觉得谁会是最有名的苏格兰人?道格拉斯: 我会说, 亚当-斯密(《富国论》作者, 现代经济学鼻祖), 亚历山大-贝尔(电话的发明人), 亚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的作者), 查尔斯-福布斯(《福布斯杂志》创始人), 亚历山大-佛莱明(青霉素的发明人), 肖恩-康纳利(007的扮演者之一), 佛格森爵士(曼联足球队主教练), 安迪-穆雷(温布尔登网球冠军), 可能还有吧。。。
汪: 全世界有超过十亿的人知道他们吗?
道格拉斯: 呃呃呃, 我想除了佛格森爵士(曼联)和肖恩-康纳利(007), 别的人就不一定了。。。
汪: 那你听说过一个苏格兰人, 叫庄士敦吗? 在中国,可能有十三亿人知道他。。。
道格拉斯: 谁?
庄士敦爵士(Sir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国苏格兰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导师。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经李鸿章之子的介绍, 庄士敦应邀进入紫禁城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的导师,备受溥仪的敬重,师生情谊深厚。1930年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著有《儒家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 其中扛鼎之作《紫禁城的黄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中文, 日文等)。 1938年在家乡爱丁堡病逝,享年63岁。
庄士敦师傅
图片
庄士敦的最后时光, 是在苏格兰的一座美丽的小岛上度过的, 这个岛上迄今还有他的小陈列馆(如“皇帝厅”), 珍藏着一些和溥仪/中国有关的文物。庄士敦在北京的门头沟有一栋老别墅, 是北京市重点文保单位了, 笔者去看过, 也算是对这位贯通中西的杰出苏格兰人表达敬意。
图片
庄士敦门头沟别墅 -乐静山斋有个小插曲, 贝托鲁奇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电影《末代皇帝》中, 彼德·奥图Peter O’Toole饰演庄士敦。该电影拿下了九项奥斯卡奖(不仅仅是提名啊)。
图片
怎么看待庄士敦呢? 首先庄士敦是一个中国通, 他对中国的历史, 佛教, 儒教, 人文有深刻的研究。 这使得他能跨越自己的文化,和东方的君王溥仪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这种友谊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来自师徒间传道受业解惑而产生的,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专门有一章介绍庄士敦, 溥仪认为庄士敦的中文比他另外的师傅(来自闽县/福州的陈宝琛)还好懂, 溥仪在大婚之日,赏赐庄士敦“一品顶戴”(这是有行政级别的干部啊), 庄士敦还给溥仪起了个外文名字“Henry”, 溥仪则评价庄士敦是“我灵魂的重要部分”(《我的前半生》)。
图片
庄士敦本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主修现代历史、英国文学和法理学, 西学肯定贯通。 而初到中国的他, 在英殖民政府任职,并在威海卫,先后任政府秘书、正华务司和南区行政长官等要职(能熟练使用威海卫当地方言), 后获英国政府授予“高级英帝国勋爵士”勋章。庄士敦迷恋中国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并积极致力于对儒、释、道、墨以及中国地理、唐诗宋词的研究,足迹遍及中国各省名山大川和名刹古迹, 在游历的同时切身体会当地风土习俗,写出大量关于中国的著述,这些书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这也是笔者对之感兴趣的原因)。庄士敦特别被佛教哲学深深吸引,他大量阅读佛家经典,遍访名山宝刹,与众高僧法师探讨佛教理论,认为“佛教思想较《圣经》远为深奥”。1906年,他沿长江而上抵达四川、西藏。1908年,他到达了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等地,沿途考察佛教圣地,为研究佛教理论搜集第一手资料。1913年,他再次走上普陀山之行研究观音文化。在此期间,他沿途实地考察著成《从北京到瓦城》、《佛教中国》等书籍,提出中国的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相结合,方能彰显中华文化之精髓,是拯救未来世界之良方。庄士敦以官员兼学者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余年。 作为“帝师”, 庄士敦比别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史料, 而他中文的功底极大地帮助了他理解中国文化。
早在1901年,庄士敦以 “林绍阳”的笔名在伦敦出版《一个中国人关于基督教传教活动向基督教世界的呼吁》一书,批评基督教会的传教士试图以宗教改变中国的做法,这甚至于引起英国宗教界的不满,称他为“一个愿意生活在野地里的怪人”、“英国的叛徒”。
图片
庄士敦最为经典的论述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处在各自社会发展的试验阶段,因此不管对哪个半球而言,把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强加给另一方是不明智的。”为此,他不仅反对洋商们急欲把中国进行社会和经济西方化改革的企图,而且尖锐地抨击西方教会在华的变相传教行为。同时,庄士敦也反对中国自身的激进思潮——革命。他认为如果完全摧毁中国自己数千年的传统,就可能同时毁掉一切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起良好作用的事物。庄士敦这样描述:“如果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中国逐渐轻视并放弃她几千年来所赖以依靠的所有支柱,如果她使自己所有的理想、生活哲学、道德观念和社会体制全盘西化,则她的确会变得富有、进步与强大,甚至会成为世界之霸,但她也会因此而丢掉更多优秀而伟大的品质、她的幸福来源,所有值得她自尊自强的东西都将一去不复返,代之而起的将是成千上万个村庄派出所! 回到英国后,庄士敦在伦敦大学任中文教授,兼外交部顾问。1934年,庄士敦回到中国,把他写的《紫禁城的黄昏》送给溥仪,请溥仪为其作序。此时溥仪暂住天津,正为南下还是北上而犹疑,两人曾为此密谈数日。1935年,庄士敦再次来到中国,到长春觐见溥仪(此事溥仪已经投日)。 溥仪设下家宴招待庄士敦,希望他能留下辅佐自己,但庄士敦婉拒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来中国。从1931年到1937年,他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汉学,继续传播着中华文化。
图片
庄士敦一生未婚,晚年用其著作版税在苏格兰买了个小岛,给其岛的居室分别起了松竹厅、威海卫厅和皇帝厅等名字,并升起满洲国的龙旗。还在其住所办了个陈列馆,陈列着溥仪赏赐给他的朝服、顶戴、饰物等物件。终其一生,庄士敦都热爱、眷恋着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应该通过君主立宪过渡为现代国家,在皇室的继承中保存上溯千年的传统和文化。 但这样的遐想在其有生之年面对溥仪俯首日本为傀儡而已开始瓦解,他最终拒绝了溥仪的挽留,离开了中国。1938年3月6日,庄士敦带着些许遗憾和对中国往事的无尽思念在家乡爱丁堡逝世,享年63岁。这里有个小插曲, 庄士敦最后住过的苏格兰小岛(以及岛上的陈列馆), 几经易手, 现在由一位前华尔街银行家拥有, 有一年该小岛被拍卖, 居然流拍了(大约3千万人民币, 想想看, 光溥仪送给庄士敦的物品, 拍卖的价值都远高于3千万)
图片
图片
作为一个图书收藏者, 笔者有幸将庄士敦出版的所有著作收集齐了, 只是部分书籍不是“初版初印”。
图片
1.《山东省注释》Johnston, Reginald Fleming (1905). Remarks on the Province of Shantung.
图片
2.《从北京到曼德勒:自华北穿过四川藏区和云南到缅甸的旅行》(From Peking to Mandalay: A Journey from North China to Burma through Tibetan Ssuch’uan and Yunana. --1908)
图片
3.《威海卫狮龙共存》(Lion and Dragon in Northern China. --1910)
图片
4.《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评议》(A Chinese Appeal to Christendom concerning Christian Missions. --1911,用笔名 Lin Shao-yang 林邵阳 发表)
图片
5.《佛教徒的中国》(Buddhist China. --1913)
图片
6.《致一个传教士的几封信》(Letters to A Missionary. --1918)
图片
7.《中国戏剧》(The Chinese Drama. --1921),精美无比, 图片是最早期的彩色丝网印刷
图片
8.《儒教和近代中国》(Confucianism and Modern China. --1934)
图片
9.《紫禁城的黄昏》(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 --1934)溥仪作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英古籍善本研究院(庫巴) » 人物 | 庄士敦和他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