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藏,宋本《茶经》
序言
本文以笔者收藏的古籍文献/实物,与读者分享汉字“茶”之起源,以及相关的茶文化。
除特别标注藏品出处之外,所有图片,均采用笔者之藏品为拍摄蓝本。
汉字“茶”,原写作“荼”(如火如荼的“荼”, tu2),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曰:“荼,苦荼也”。 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释:“荼,此即今之‘茶’ 字”。 《说文解字》中并没有“茶”字,只有“茶”的原字“荼”。
清代段注《说文解字》
而“荼”(tu2)字原来的意思是苦菜,“荼”(tu2)还有一个意思:用手采摘植物的花或嫩叶的动作。 中国的先民在采摘过程中发现,有一种树的嫩叶春天采摘并制作成干品,用开水冲开,可四季饮用,于是,先民用采摘时候的动作“荼”(tu2)字命名这种树-“荼树”(后来称为“茶树”),以及这种饮品-茶,“茶”(cha2)字出现之前代表“茶”(cha2)的“荼”(tu2)字,唐代之后的出版物,有些会改印成“茶”(cha2)。
最早记载茶的文献
从文献上看,中国人饮茶至少可上溯到西周初年,东晋史学家常璩(qu2)著《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其中《巴志》(指:巴蜀地方志)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香茗,……”。这一记载表明在西周初年,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物品,纳贡与周武王。
《华阳国志》周武王和茶
唐代-陆羽在《茶经》第六章中甚至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即,茶,起源于神农遍尝百草。
《茶经》“茶”源于神农
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邶风·谷风》有名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也提到了“荼”,一种苦的叶子–即,“茶”,这也成语“新婚燕尔”的出处。
《诗经》中的“荼”/“茶”
“荼”, 真正演变成“茶”字
到了唐代,茶饮已经风靡全社会,同时,“荼”字已经有很多引申意义了,有必要在“荼”字基础上,创造出新字,来表示这种植物和由这种植物春天的嫩芽/叶子制作的饮料。于是,比“荼”字少一横的“茶”字便应运而生。《康熙字典》援引《正字通》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即:陆羽/卢仝之后, 才确立了“茶”(cha2)字的独立存在。
《康熙字典》中的“茶”
茶圣-陆羽
陆羽,字鸿渐,为孤儿,后为僧人抚养,陆羽其名,取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 陆羽因其著作《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位列《新唐书》之中。
《易经》“渐”卦
国图藏《历代圣贤图像》陆羽
陆羽所著《茶经》,第一次系统地诠释了“茶”字,“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即在唐代,茶已经有这样几个常用的名字了。
《茶经》茶的几种名字
历代文人敬陆羽为茶神,《青云集》十一真,有诗文曰:“陆羽为茶神”
《青云集》诗文
茶之别名考
以陆羽的《茶经》中的定义:“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茶”,在陆羽/卢仝之后,脱胎于“荼”,而形成独立汉字。
《康熙字典》中的“茶”
“槚”,成书于战国到两汉的《尔雅》中,“槚,苦荼也”,意思是苦的茶。
《尔雅音图》中的“槚”
“蔎”,《说文解字》定义为:一种香草。
《说文》中的“蔎”
“茗”,《说文解字》定义为:“荼芽”。即茶的嫩芽。
《说文》中的“茗”
“荈”,《康熙字典》援引《集韵》定义为:老的茶叶。
《康熙字典》中“荈”
“茶仙”-卢仝
《康熙字典》/《正字通》提到的另一位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大家,“茶仙”卢仝,号:玉川子,唐代韩孟诗派重要诗人,著《玉川子诗集》。
国图藏《历代圣贤图像》卢仝
卢仝,因其《茶谱》,《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诗》为后人推崇,特别是在日本,卢仝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隐居时所作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之日本茶道精髓。
《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对茶的功效和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仝“七碗茶诗”
中国古代文人和茶
苏轼诗集-《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中《汲江煎茶》,描述月夜“汲江”—烹茶—品茶,品尝了茶趣,也品尝了孤寂与落寞。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
自唐代以来,大量文人墨客,以茶为背景撰文吟诗,总数不下千余篇。
《唐诗三百首》
茶的药用功能
相传神农尝百草,《神农百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本草纲目》/《本草备要》将“茶”视作治疗疾病的药物,作用为:“泻热,清神,消食”,其药性:“苦甘微寒。下气消食,去痰热,除烦渴,清头目(得春初生发之气,故多整肃上膈之功)”
《本草备要》草部“茶”
诸多中成药,会以“茶”为原料而制成,清早期医学大家汪昂著《医方集解》乃古时验方(成熟的药方)之集成者,《医方集解》卷十一,收录中成药:姜茶饮,其组成:生姜、陈细茶 每味约三钱,主治:治赤白痢,及寒热疟。
《医方集解》卷十一,“姜茶饮”
食物中的茶
中国人相信“药食同源”,于是在食物中会经常放些,有药用功能的茶叶。
《四书人物类典串珠》卷三十六,饮食饮食篇,大量提到茶的饮食用法。
《四书人物类典串珠》
《随园食单》一篇,记录一款面茶。
《随园食单》中的“茶”
当代菜肴中的龙井虾仁,绿茶豆腐,茶香鸡,更是家喻户晓。
龙井虾仁,图片来自网络
茶具
历代茶人也非常注重茶相关的器皿,《曼盦壶卢铭一卷》介绍了茶壶器皿上的铭文。
茶壶铭文专著《曼盦壶卢铭》
茶具专著《茶具图赞》
国图藏《茶具图赞》
清代锡料制成的茶罐,汉砖制成的茶海
汉砖茶海,清代锡茶罐
世界茶文化和贸易
陆羽《茶经》英文版
《茶经》,英文
英文图书《ZEN IN THE ART OF THE TEA CEREMONY》(茶道艺术中的禅意),着重介绍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茶道/禅意,1958年,英文
西洋版画–《上海富有阶层打发时光的中国茶馆》1912年。
中国茶馆,1912年,英文
《一位中国官员的茶杯》,1898年插图,选自书籍《清末中国山东的民间器物》(作者:Von Schantung)
中国茶杯,19世纪末,德文
一间加拿大茶叶公司的茶叶贸易交货单,该公司主推一款茶叶叫“三星茶”。
茶叶货单,1906年,英文
美国国家茶叶公司股票,100股
茶叶公司股票,1934年,英文
在全球范围内,还有世界游牧民族的奶茶,西方世界的“下午茶”,印度的“香料茶”,马来西亚的“肉骨茶”,苏丹的“薄荷茶”,阿根廷的“香草茶”等等,人们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茶叶的身影。
唐·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汪之雄
癸卯年夏末
于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