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太阳五行二十八星宿
传承古籍,接力思想

图片
大学挚友叶欣同学,一门三代, 家学渊源,其祖父叶弼亮先生, 汇文大学毕业,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上校秘书,追随张学良,后晋升少将军衔,1935年出任北平(北京)市电话局局长,也曾负责民国北方地区盐务事宜。其父叶育华先生曾在北京112中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数学,笔者的父母/小中学同学,与叶家多有交集。

图片
叶弼亮先生,叶育华先生国学底蕴深厚,擅长诗词书法, 家中碑帖, 名人对联,古文书籍颇多, 又受西式教育多年, 贯穿中西, 心得颇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两位老人先后离去, 这些家藏由叶欣同学继承, 叶欣同学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朋友, 希望能让这些文化瑰宝有效地传承下去, 并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他们, 笔者记得他曾展示了一幅巨大的碑帖(原碑原拓), 仅仅四分之一的拓片, 展开后就比一辆吉普车的面积还大, 四张合一完整无缺, 颇为震撼。
可能是缘分未到,若干年年前, 笔者阴差阳错地错过了一批叶氏遗藏, 近期叶欣同学说还有一批, 笔者万分欣慰, 他日前往叶家, 山南海阔一番, 叶欣同学无偿地将笔者选择的部分“叶氏遗藏”相赠, 笔者甚为感动。 于笔者而言, 非血缘的古籍传承, 与财务无关, 乃是思想文化之传承。这里再次感谢叶欣同学。
部分“叶氏藏书”

图片
清刻本《绥寇纪略》,又名《鹿樵纪闻》,明末清初吴伟业撰。《绥寇纪略》记述崇祯元年农民起义至明亡之事,论述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图片
民国印《三希堂苏长公法书帖》,乃三希堂收藏苏轼的法书帖集合。

图片
民国木刻《冷香馆诗钞》(清末定海诗人汤浚诗集)

图片
清末宣统年石印《林和靖诗集》(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诗集)

图片
铅字本《古文释义》(民国机械纸印刷, 带一册配本)

图片
两本散本《奏折》《颜家庙碑》
笔者将在自己的书斋内,专辟“叶氏藏书”区域,保存叶氏三代藏书,以示纪念。
2022-6-25 汪之雄于京畿
《燕子笺》 才子佳人,燕传情书
鸿雁传情
燕子飞笺
情书无价
终成眷属

图片

图片
笔者偶得一本民国重印之《燕子笺》, 最初吸引笔者的, 乃是其大量插图(四十幅之多), 以及精美的石印传奇章回小说。

图片
《燕子笺》讲述唐代青年霍都梁与名妓华行云、尚书千金郦飞云的曲折情爱,是阮大铖“石巢四种”最著名之剧目,也是晚明传奇创作的经典之一,被视为“临川派”(明-汤显祖创立)后期的代表佳作。《燕子笺》艺术水平甚高,成为明清之际风靡多年之戏剧。上至皇室巨贾,下至文人百姓,都对《燕子笺》的迷恋几近狂热之态。

图片
《写笺》

图片
《扈奔》

图片
《授画》

图片
《招婚》

图片
《迁官》

图片
《守溃》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史上被称为明末清初“江南第一才子”,却列在《明史·奸臣传》中,被后世评价:“其人其品,固不足论,然其所作诸曲,直可追步元人君子”,阮大铖,人品/官品不佳, 但其戏剧水平, 可直追元曲大家。
汪之雄
壬寅年/虎年春,
困于京畿
上海的“根”,在松江
小时候一直在上海长寿路外婆家生活,小学前一年才回北京,当时我只会说上海话, 妈妈为此, 经常批评和矫正我, 有时我还和她老人家顶两句嘴:“浓一四阿拉桑爱宁啊”。

图片
那么这个“桑爱宁”(上海人)是从哪儿来的? 事实上, 上海人的根是松江, 前几天在乔治大哥的“小饭桌”上, 认识一位来自上海松江的青年才俊,我就随口说了“上海的根, 是松江府啊”, 立即得到对方“刮目相看”的崇高礼遇啊, 祖辈生活在松江的人牛啊, 就如同在北京, 有人说“哥们儿的爷爷住西四牌楼”一样, 倍儿拽。
松江有上海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 现在上海松江区中山小学内, 1998年第一次去参拜, 几年前再次参观并拍照, 说明早在唐代,松江地区就已经有僧侣的活动印迹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松江唐经幢,拍摄于2018年2月10日 松江区中山小学内)
《书经》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著作, 其中《书经-禹贡》是先秦大儒们,假借“大禹治水,定九州,铸九鼎”之功绩,向人们展示九州大地的地理方位,山川河流和土壤物产等, 自明末清初, 人们开始用地图的形式展示《书经-禹贡》,这就是著名的《禹贡九州图》, 从我本人所藏的清代中期《禹贡九州图》中可以看出, 在清代, 太湖(古称“震泽”)的东部以及南部, 均属于松江府,涵盖了现在的上海市,苏州市,甚至包含现在的嘉兴, 海宁等地市, 松江府的中心地带,就是现在的“松江区松江府老城历史文化中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者藏《禹贡九州图》,太湖/“震泽”和松江府)
这里有个疑问, 太仓东侧的“七鸦蒲”, 现在是哪里?
地契, 是中国古代房地产产权证明, 通常的地契如下图:

图片
(笔者收藏的清代地契)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江南地区因受战乱的冲击,大量民众地契散佚严重。为此,咸丰帝下旨,原有江南地区地契一律作废,同时命令地方官府重新测量土地,重造图册,仍按旧制编为保、区、图、圩、号五级,号内分户。并发放一种新的土地证书“执业田单”,下面是我收藏的一张清咸丰五年的“执业田单”,开宗明义(最右边一列):江苏松江府上海县, 表明到咸丰/同治年, 上海县还是松江府所辖的区域。

图片

图片
(笔者所藏, 清咸丰五年,江苏松江府上海县“执业田单”, 即地契)
先有松江府
后有大上海
松江是上海的“根”
汪之雄
2022-4-24
京畿
天下达尊者三, 爵齿德
今天是家父汪达尊先生仙逝二十周年纪念日, 除了扫墓, 静思, 纸钱, 食素等纪念活动之外,亦撰小文一篇,对家父的名讳, 略作考究, 以示缅怀。
“达尊”一词, 起源于《四书·孟子·公孙丑·下二》, 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
: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图片
亚圣孟子对其学生公孙丑讲述天下之道, 孟子认为, 天下能够达到尊贵的有三类人, 有官爵者, 年长者, 有品德者。朝堂之上看中的是官爵,民间尊重的则是长者, 而说起能辅佐天下的人, 那就要看有品德的人士了。
家父早年就读于私塾, 对传统文化颇为熟悉, 在“爵齿德”中, 亦特别尊崇“品德高尚者”, 进北京清华之后一直沿用此名“达尊”。
今以本人所藏,清·咸丰年间版本《铜版四书》中的“天下有达尊三”, 纪念家父汪达尊先生。也同时,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图片

图片
2022-4-17 汪之雄于京畿
宏光五行
摯友周君宏光賢弟,主持龍翌資本數年,乃吾朝創業界資深巨掌,周君集創投實踐與創投理論於一身,為吾朝創業界培養諸多新生力量,堪稱業界楷模。

图片
數年來,周君博覽群書,靜心研究,將吾朝傳統天術 -“五行”與創業理論/實踐,有機結合,心得無數,並巡迴講演,吾甚為感動,故作文以記之,並配以吾私藏古書之圖,以饗諸君。

图片

图片
“五行”一詞,最早現于《書經-夏書-甘誓》及《書經-周書-洪範》。

图片
《甘誓》:武王滅殷商後,詢問箕子治國之道,箕子言殷商失敗之因,其一乃“威侮五行”(大意:不敬上天),《甘誓》以“金木水火土”表達,應天之君應有之五種品德。

图片

图片
《洪範》:托夢于周武王與箕子之對話,言禹治水有功,上蒼賜其“洪範九疇”(大法九種)。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功用。是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穡作甘。” 史上首度詳述“五行”於社會生活中之作用。

图片

图片
《書經》,亦稱“上書/尚書”,著於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先賢者借助古代聖賢之口,傳帝王之術,此乃儒學經典之經典,後經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審閱,確定最後定本,沿用至今。

图片
帝王者號稱天子,因而古之帝王,必習天術,乃修“五行”。

图片
周君宏光賢弟,承天術,育後輩,創吾朝“國學新用”之先河,實屬善行,吾予揚之。

图片
汪之雄,於京畿

图片
(作者照)
致敬晏阳初(A tribute to Y. C. James Yen)
笔者偶得一张民国时期的《大公报》(1947),长文介绍晏阳初全民教育思想,引发了笔者再一次河北定州之行。

图片

图片
过去二十年, 笔者N次去河北定州,主要是参观开元寺宋塔,定州贡院(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场), 汉中山王汉墓 碑林, 定州附近的佛塔等古代遗址,却忽略了定州市晏阳初故居, 100年前, “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 选定河北定县(现在叫定州市), 实践平民教育长达11年之久,期间与陶行知, 被并称“南陶北晏”。

图片

图片
晏阳初, 四川巴中人, 生于1890年, 早年在私塾受儒家思想教育, 后在教会学校,受西学影响, 并转赴美国的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

图片
1920年,晏阳初回国,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大众的教育事业,出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教会)总会总干事,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先在湖南长沙推行他的《全城平民教育运动计划》,并推进全国识字运动,青年毛泽东,就曾经作为义务教员参与过晏阳初在长沙的平民教育运动。
晏阳初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农民的教育,1926年,晏阳初和平教会,选定在河北定县,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历时11年,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
以文艺教育攻愚
以生计教育治穷
以卫生教育扶弱
以公民教育克私
的农村改造方案。他的社会实践包括农民/平民教育,现代医学普及,农业科技试点等。他的教育实践,为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财产,到1980年,定州(即定县)是河北省内唯一的一个无文盲县。

图片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游说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会议员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提供资助,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定须将美对华经援总额中5%~10%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图片
20世纪50年代以后,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及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

图片
1985年晏阳初重返,河北定县, 1990年,晏阳初病逝于美国。

图片
今天,在河北省博,保定博物馆,定州博物馆,均有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的介绍,在河北保定地区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塑像,无疑,晏阳初对20世纪中国平民教育影响巨大,当之无愧的“平民教育家”, 2010年,
电影《晏阳初》问世。

图片
100年前, 一个伟大的灵魂, 带着思想和知识, 插上金色的翅膀, 在九州大地上翱翔。
致敬
晏阳初
古籍善本中的“清华”
人间四月天
梦回清华园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需自强”,这是笔者一家两代人的清华梦。

图片
“清华”二字对每个清华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呢?对笔者,“清华”是青涩少年的回忆,是走遍世界的起点,是文化精神的伊甸园,也是漂泊落叶的归宿。

图片
“清华”二字历史上的涵义是什么呢?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帝)将北平西北的熙春园更名为“清华园”,有什么寓意?笔者以一位古籍善本收藏家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对“清华”二字的感悟。

图片

图片
笔者藏民国北平地图, 那时候还叫“清华学校”, 而海淀还只是个“甸子”
最早,东晋山水诗人谢混(谢叔源)在一首五言诗《游西池》中写道:“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应该说此诗句,奠定了“水木清华”的来源,这里的“清华”含义是景色秀美,而“水木清华”一词也成为了清水秀木、悠闲自在、适于诗意栖居等意义的代名词。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嘉靖元年金台汪谅校刊,翻刻元本《文选》
谢叔源的《游西池》第一次提到“水木清华”
随后,北齐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曰:“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这里的“清华”二字指文章清丽华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万历二十年程荣刊汉魏丛书本《颜氏家训》
在同一部《颜氏家训·杂艺》亦曰:“ 王褒地胄清华。” 这里的“清华”是指清高显贵的人;
大唐盛世,诗词歌赋也到达了一个顶峰,笔者藏《唐诗贯珠笺释》是清代学者胡以梅编著的唐诗总集。录唐人七律约二千四百首,按类分编,计帝京、东都、牧守、幕佐、旅怀、送别、艳情、伤悼等七十九类。其中有一个分类标题直接就是“清华”,意思是诗赋中“清丽华美”的那一类诗词。

图片

图片
笔者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胡氏素心堂刻本《唐诗贯珠》初刻本
文学诗赋不能没有南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大文豪, “三苏”的苏辙,在其不朽之作《栾城集》第五十卷中, 撰文《贺赵少保启》:“优游空寂,有以知万物之轻;呼吸清华,有以期百年之寿”,这里“清华”二字是指清新之气,万物之源,颐养天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者藏四部备要本的《栾城集》(宋-苏辙)
除了诗词,文人墨客常以“清华”自勉,笔者二十年前收藏了一块清嘉庆年间书房匾,“清华”二字清晰可见,该匾乃清中期文人为自己书房定名,而制作的匾额,文人“清丽华美”之风跃然“匾”上。是匾成于清嘉庆年间,早于清咸丰帝定名的“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址),更早于创立于1911年的母校-清华大学, 足见“清华”二字根深于中国文人心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者藏清嘉庆年,文人书房匾,上书“清华”二字
笔者感谢母校培育之恩,谨记清华校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
校训的前两句,是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同方部讲演时, 为清华定下的校训,来源于《周易》的乾坤两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者藏清嘉庆年国子监版《监本易经》
以此文纪念母校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
汪之雄,程1
2021.4.24, 于京师
- 公众号:汪之雄公众号
- 邮箱: jasonzxw@163.com
- 电话: 86 13801281476
《花月痕》青楼言情
词赋情感 哀感顽艳

图片
笔者近期收一套清末小说《花月痕》(亦称“花月姻缘”),我朝第一部以青楼女子为主要人物的长篇言情小说。清魏秀仁(1818~1873, 福州洪山镇人)所作,十六卷,五十二回,共八册,是书成书于清末,清光绪葵卯年(1903)上海书局石印版。

图片
(品相基本完好)
《花月痕》以两位书生韦痴珠,韩荷生和两位青楼女子刘秋痕,杜采秋的情爱故事为线索,通过一穷一达两对人物之描写,寄托作者自己的不平和追求。

图片

图片
(男女一号)
韦痴珠,风流文采,名倾一时,虽有高中,却怀才不遇,穷困潦倒,最终落得个一病身亡,刘秋痕也因不得嫁韦而自缢殉情;

图片

图片
(男女二号)
韩荷生,命运眷顾,才兼文武,屡建奇功,终得封侯, 杜采秋终于归韩,受一品夫人封典;

图片
(会所)

图片
( 愉快愉快)
角逐官场,
流连青楼;
风流倜傥,
凄婉动人;
韦韩二人,
命运迥异。

图片
(清末劳斯莱斯)

图片
(芸芸众生)

图片
(交换信物)
《花月痕》中的女子,大抵乃青楼女子,所叙之事,也多是闺阁之事。然魏秀仁本人创作此篇之目的,即非风月小说,亦非才子佳人。其意旨表达文人之落魄,士人之情怀,作者正乃是小说之抒情主人公,不再是旁观局外人,痴珠即作家,作家即痴珠。
多情自古空余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花月痕》上承《红楼梦》的诗意葱茏的气韵,下开鸳鸯蝴蝶派之言情小说之先河。

图片
汪之雄公众号
2021-2-19 于京师